为深入贯彻落实惠安委办 [2016]21号文件的精神,切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针对“端午节”期间人员出行量增加,公众聚集场所事故风险加大,安全生产监管任务更加繁重,为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各村(社区)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认真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及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当前正值主汛期,强降雨天气可能持续,并伴有雷电、大风、大雾、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洪涝、塌方等自然灾害极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各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分析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点和薄弱环节,研究部署事故防控举措,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当前辖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安全监管措施
(一)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认真抓好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审批程序,严厉打击违章违规和非法违法等行为。组织专家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督促危化品从业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密监控重大危险源,坚决打击非法储存、非法运输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违法、无证运输车辆,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布点、不按规定销售的网点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坚决防范坍塌、触电、坠落等事故发生。针对城中村改造等,组织开展大型再建工程专项整治,排查治理起重机、物料提升机、脚手架等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全面排查老旧建筑、建筑幕墙、地下工程等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安全隐患;全面落实夏季防高温和防汛责任、队伍、预案与应急物资,对易受强风、暴雨等影响的工地、临时宿舍、大型设备,建设单位提前采取防护措施。在灾害性天气期间,坚决停止在建工程施工,严防建筑施工事故发生。
(三)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深入开展对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设备的专项检查,尤其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使用登记、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设备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日常维护和检查等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使用和违章违规操作等行为。
(四)加强消防领域安全监管。突出高层和地下、大型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和“多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老旧小区、“九小”场所养老院、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集中开展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的公众聚集场所,要坚决予以关停整改;继续加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使用及火灾防范工作。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彩钢板临时建筑,用于生产、加工、仓储及人员密集场所彩钢板建筑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有效消除火灾隐患。
三、狠抓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
各村(社区)要持续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自觉主动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要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多轮督查、“专家问诊”、警示约谈等手段,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要重点检查近期事故多发的重点辖区和反复发生、长期未得到根治的重点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立即下达执法文书,责令限期整改,切实做到整改方案、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责任和防范措施“五落实”。要对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确保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到位”。对各类隐患和问题要跟踪到底、整改到位,做到排查“零盲区”、隐患“零容忍”,推动隐患排查工作取得实效。
四、严格安全生产值班值守,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节日期间的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24小时值班制度、节日期间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严禁擅离职守。要随时掌握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要立即妥善处置并按规定及时、如实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各村(社区)要将工作方案于6月3日前以电子版上报安监办,并于6月29日前上报工作总结(联系电话:63679527,邮箱:925900175@qq.com)。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