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6日在郑州市惠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惠济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马 军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回顾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共同支持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新常态,善于创新,勇于实践,真抓实干,奋力拼搏,较好完成了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7.5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9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7亿元,增长21.1%,增速居全市第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增长7.5%,增速居六区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1亿元,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490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20000元,增长10%。
(一)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大为拓展。突出大棚户区改造,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安置房建设全面提速。10个项目主体封顶、部分建成,7个项目加快建设,新开工约102万平方米,主体建成约160万平方米。新建砖混结构过渡安置房项目10个,过渡安置区安全隐患有效消除。旧村征迁再掀高潮。新启动7个行政村的征迁,并全部完成;迎宾路、刘寨、长兴路3个街道实现全域城镇化。要素运作成果丰硕。4个小城镇总规获批,出具“路条”、“规划设计条件”5156亩,新增规划建设用地5100亩,累计19个项目控规、14个项目修规完成审批;完成土地征收23宗5149亩、供应35宗4667亩,土地出让收益超50亿元。拓宽融资渠道,全年融资26亿元;启动了全省首例PPP融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力保障。
(二)坚定不移推进组团新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产业体系大为优化。强化组团新区的平台集聚作用,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组团新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河南惠济经开区(惠济特色商业区)完成投资72.6亿元、营业收入226.9亿元,被郑州市评为“五强专业园区”;郑州农业高新区实现总产值3.61亿元;惠济新区连续两年荣获“郑州市两快组团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惠济万达广场落地开工,裕华富邦广场、中部两岸等项目正式营业,8个项目加快建设,商贸流通领域更具活力。河南百汇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一期主体完工,河南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创意设计产业加速聚集。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续建项目加快推进,生态型工业不断壮大。惠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建设过半,8个有机食品通过认证,2个产品获国家级金奖,现代农业实现了稳步发展。
(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大为增强。强化改革创新,大力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再结硕果。改革创新扎实有效。“四单一网”改革顺利完成,审定权责事项5905项、行政审批事项9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4项,我区“权责清单”被定为郑州市城区样板。机构改革深入实施,整合成立科工委、卫计委等机构,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效落实,“三证合一”顺利推行。完成市政环卫体制改革,环卫作业范围扩大至北四环,我区被市政府授予环卫优胜杯先进单位。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联想河南增益供应链等项目16个,总投资约300亿元;全球最大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家居选址惠济,是宜家家居在河南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引进楼宇企业40家,实现楼宇经济收入6742万元。引进境内域外资金10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四)坚定不移加强建设和管理,城区面貌大为改观。优先建设基础设施、公建配套设施,坚持建管并重,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道路建设掀起热潮。江山路拓宽改造工程、京广快速路北延一层实现通车,长兴北路等9条市建道路加紧施工;车站西路等14条区建道路建成通车;郑焦城际铁路和2个配套场站建成投用;沿黄快速通道一期主体完工,建成农村公路33公里,路网体系逐步健全。市政设施加速完善。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双桥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便民平台构建成型。“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规划初步完成,区市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刘寨街道居住区级中心建成服务站点25个,2个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完成,19个无主管楼院物业管理得以全面改善。先行区精细化管理规范有序。沿街商户全面推行“一卡四色”分类管理,打造精品街1条,整修道路5条,建成停车位1792个,拆除违法建设29万平方米,户外广告、交通秩序整治等工作扎实推进,同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百日行动,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五)坚定不移抓好园林绿化和环境治理,生态优势大为提升。坚持“增绿”、“控污”两手抓,不断壮大生态优势。园林绿化再添新彩。新增绿地189万平方米,江山路北段生态廊道、连霍高速绿化带提升等项目完工,中州大道北段、京广快速路北延、沿黄快速通道景观绿化加快实施,绿化新竣工支线路网7条。古树苑改造、老年健身示范园项目完工,惠济中央公园项目稳步推进,郑州国家黄河湿地公园一期通过验收。生态水系治理持续深入。索须河天河路桥段提升工程完工,新建污水处理站7个,铺设污水管网8公里,堵截排污口27处;饮用水源地保护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力推进。道路和工地扬尘有效治理,黄标车治理、燃煤锅炉拆改、无燃煤区创建等工作成效显著。
(六)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大为进步。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做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宜学城区加速崛起。公开招录、聘用优秀教师220名。投入3.4亿元,建成教育项目13个,一个镇(街道)一所高质量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基本实现。郑州四中、五十七中北校区等项目加快推进,辖区教育资源实现质、量双提升。卫计事业再上台阶。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即将投用,惠仁医院、市三院一期主体完工,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医疗卫生“云平台”项目建成,看病“难、贵、繁琐”问题得以缓解。新农合医疗补偿5631.9万元,受益群众31.6万人次。创新计生服务,区青春健康俱乐部作为示范基地在全省推广。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创新创业综合体同步运营部分,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占地68亩的新建部分即将开工。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全面完成。发放“两免一补”等教育补助3300万元,惠及学生5.9万人次。创新慈善载体,郑州市“衣暖人心慈善项目”在我区启动;创造性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为困难军属帮建房屋,受到军内外好评。积极落实“三房合一”政策,公租房开工1192套、基本建成1115套。扎实开展“平安惠济”创建,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政府职能大为转变。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3件,政协委员提案112件,办结率、答复率均达100%。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查三保”活动,实施工作纪律突击检查,严厉问责违纪干部,机关作风持续好转。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全年立案32起、党政纪处分65人。财政预算执行、政府投资等审计力度持续加大,审计项目97个,评审政府投资项目377个,财政资金使用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国防动员和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巩固,机关事务、消防、法制、宗教、人防、司法、档案、信访、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经过全区人民奋力拼搏,我们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鼓舞、使人振奋的成就。
――“十二五”是惠济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2%,3项指标较“十一五”末全部实现翻番;此外,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93%,较“十一五”末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十二五”是惠济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的时期。围绕主导产业定位,依托河南惠济经开区(惠济特色商业区)、郑州农业高新区、惠济新区3个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全区共引进项目208个、建成133个,带动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中原四季水产、郑州动漫基地、大商千盛广场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先后建成开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2:45.8:48,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河南省花卉产业集群、惠济区休闲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区规划获批,2家企业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9家、农业产业化集群7个,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十二五”是惠济新型城镇化高速推进的时期。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3.5平方公里,5年实现翻番。大棚户区改造加速推进。累计征迁35个村、3200余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开工24个、建成400余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成道路33条、在建14条,道路建设数量是“十一五”的10倍,公路总里程达470公里;北郊热源厂、新城路消防队站等一批公建配套设施建成投用;加大环卫投入,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70%。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建成生态廊道10条、55.13公里,完成林业生态建设2.48万亩,新建、提升游园绿地5处,林木覆盖率达42%;生态水系治理、市容卫生整治扎实有效,城乡环境大幅改善。
――“十二五”是惠济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教育事业成果丰硕。累计投入12.5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8所,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7所,成功引进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名师150人,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创设条件,协助4所高校成功升本。医疗卫生资源更加丰富。3所区级以上医院基本建成,6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流动人口计生均等化服务覆盖率达95.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28‰。文化服务有效供给。区图书馆成功创建国家二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
――“十二五”是惠济人民受益最多的时期。5年来,民生投入超过37亿元,先后解决了1.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成区主次干道全部安装了公交候车亭,改造了一批危桥、积水点,群众生活更加方便。实现了“五险合一”市级统筹,新农合参合率达99.95%,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养老补贴、大病救助、“两免一补”、双拥优抚安置等各类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就业创业任务圆满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2位数增长,惠济百姓获得了更多实惠。
各位代表!回望“十二五”,全区上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以无往不胜的胆略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道道险阻,发展成就辉煌卓著、亮点纷呈。这五年,我们坚守“以拆促建、以拆促改、以拆促转”理念,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敢于攻坚,完成了全市最大的城中村——老鸦陈村的征迁,半个月完成了花园口合村并城项目11个自然村的征迁,在全市率先完成四环内的全域城镇化。这五年,我们始终立足“打基础、管长远”的理念,先后修建道路60多条,引进、建设中小学幼儿园43所、优质医疗机构1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开启了优质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新篇章。这五年,我们全面加速“产城融合”,速冻食品制造等存量产业持续叫响全国,花卉、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快速扬帆起航,以惠济万达广场为引领的高端商贸业高调起步,产业活力、发展动力显著增强。这五年,我们高度注重要素运作,千方百计打破瓶颈制约,辖区一半以上面积实现城镇规划覆盖,先后供应土地9600余亩,融资突破200亿元,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发展支撑更加有力。这五年,我们以出色的成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纪录,先后摘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信访工作先进区”等众多省级荣誉,还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生态廊道建设先进单位”,连续7届被评为“郑州市双拥模范区”,连续9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区”。这些耀眼成就,我们为之欣喜、倍感自豪,将激励我们继续奋勇当先、再创辉煌。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监督和支持,得益于全区干部职工的群策群力和顽强拼搏,更得益于全区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帮助的辖区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惠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特色不够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二是基础公建配套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城市功能品位仍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城市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服务意识薄弱,执行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仍需进一步改进。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预期目标
根据中央、省、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抢抓郑州国际商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建设的重大机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坚持创新发展、赶超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坚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重,持续扩大生态优势,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惠济区打造成“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
围绕上述目标,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思路,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用大产业理念谋划发展旅游业,重点推进文旅、商旅、农旅、工旅、康旅五个“融合”发展,到“十三五”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将我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
二是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发展。坚持“一核引领、一带振兴、组团发展、多点支撑、全域旅游”的城市发展总体思路,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形成“一核一带三组团”的总体布局。加快城镇改造升级步伐,做好村庄征迁改造和村民安置,构建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推进“产城”、“产村”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加速实现全域城镇化。
三是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处处是风景,全域皆旅游”为目标,以破解瓶颈制约、增强支撑能力、满足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城乡一体的路网、绿网、水网、能源网和信息网建设,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持续扩大生态优势,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建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财政体制、社会事业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破解体制障碍,推动创新发展,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融入郑州国际商都建设,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招商实效,构建更加开放的活力惠济,为发展增添持久动力。
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民生为本,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施科教强区战略,加快文化惠济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网络,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使发展成果惠及于民、造福于民,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各位代表,《郑州市惠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说明,大会已经印发,请予审议。
三、2016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对我区发展现状的把握和未来发展形势的判断,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围绕上述预期目标,2016年我们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树立“全域旅游”理念,突出旅游业核心地位,谋划、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五个融合”。促进“文旅”融合,重点打造西起古荥镇、东至花园口镇,以索须河为主线,集养生、健康、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滨河文化旅游经济带。古荥镇以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恢复荥泽古城,年内启动规划编制和对外招商,配合做好运河遗址博物馆的规划建设;花园口镇东部以现有坑塘为基础,打造万亩水面,年内启动相关准备工作;索须河沿线按照“一公里一景观”思路,串联历史文化符号,合理规划功能布局,打造特色码头,建设历史文化小镇,带动周边观光旅游、高端地产、康体颐养等产业项目的发展,年内完成河槽硬化及河堤整修。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加快构建智慧旅游信息平台。促进“商旅”融合,围绕龙头商业项目,融入创意家居、创意休闲、娱乐购物等元素,发展体验式现代商业。促进“农旅”融合,坚持“体验经济”理念,整合提升黄河中滩特色园区,探索沿黄特色村改造,开发乡村体验游;加快建设惠济休闲观光农业、花卉产业2个示范区,打造现代观光农业升级版。促进“工旅”融合,依托三全食品等工业旅游点,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鼓励企业挖掘旅游要素,延伸产业链,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完成大围合区域不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外迁。促进“康旅”融合,探索“医、养、旅”结合新模式,在黄河防护林带以南至沿黄快速通道区域,着力打造全省健康养生示范区。加快打造区域增长极。在连霍高速以南区域,依托刘寨、长兴片区,完善老鸦陈城中村改造商业业态,加速宜家家居、麦德龙、迪卡侬等重量级项目落地,打造郑州北部商业中心;围绕惠济特色商业区,保障惠济万达广场顺利开业,加快碧源睿谷创新中心、省城市规划研发中心二期、规划建设综合电子研发基地二期等项目推进,打造郑北CBD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区发展。
(二)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不断夯实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的根基。抢抓全市城镇化向纵深推进的良机,重点抓好大棚户区改造,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镇化水平。全面提速大棚户区改造。把加快村民安置回迁放在首要位置,实现毛庄、刘砦等7个项目群众回迁,京水大庙祥云寺等3个项目一期工程达到回迁条件,金洼、新庄等7个项目主体封顶,新开工兴隆铺、岭军峪等10个项目,全面掀起安置房建设热潮。加大征迁力度,加速遗留征迁清零,确保围合区内村庄征迁完毕;加速实施货币化安置政策,力争一半以上村民实现货币化安置;积极探索村民异地安置、集中安置模式,盘活土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健全约束推进机制,规范土地征迁和村民安置,保障大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强化要素保障。编制完成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协调上升为省、市发展战略,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破解规划瓶颈,确保《老鸦陈镇总体规划(2014-2030年)》获批,加大项目控规、修规编制审批力度。强化土地运作,保障土地供应,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三)坚持建管并重,不断提升城区承载能力。持续抓好城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加速“畅通惠济”道路建设。协调新苑路、金河路等6条市建道路竣工通车,宏达街等3条道路加快建设,迎宾东路、开元路西延、西三环北延、绿源路东延、彩虹桥大修保通路等项目快速推进;加大投入,区建道路开建9条、完工2条,23条储备道路成熟一条、开建一条;保障轨道交通3号线、2号线二期工程顺利推进,打造完善的交通体系。持续健全公建配套设施。强化协调配合,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任务,扩大北郊热源厂供暖覆盖面,争取更多变电站纳入全市建设盘子,加快建设双桥污水处理厂、桥南水厂、开元路自来水抢修基地等项目;整修桂圆南街、宋寨南街等道路,同步完善水电气暖等配套管线;完成消防站、公共停车场、公厕、中转站、架空电缆入地等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构建便民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加速区级中心建设,确保区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封顶;参照先行区建设标准,加快长兴路、迎宾路等街道居住区级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长兴路、迎宾路、新城3个街道为试点打造精品示范区,以镇(街道)为单位打造10条精品示范路,逐步提升区域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三室一庭”建设,持续提升城管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和联合执法体制,突出占道经营、住改商沿街门面、道路两侧楼宇景观、社区充电桩的综合整治,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开展无违建镇(街道)创建活动,保持查违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
(四)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举,持续推进美丽惠济建设。坚持生态立区、生态强区理念,持之以恒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按照“一街一风貌”标准,将道路绿化与辖区文化特色相融合,完成江山路南段、京广快速路北延、中州大道北段、沿黄快速通道4条生态廊道建设任务,跟进西三环北延、新竣工支线路网、高速路口绿化建设,做好迎宾路两侧绿化景观提升,全年新增生态廊道1400 亩以上。规划建设惠济区体育主题公园,协助完成惠济中央公园建设任务。全面推进“碧水工程”。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加快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水清河美”行动,争取贾鲁河完成河道疏挖整治,东风渠沿线景观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金洼干沟中游治理工程实现通水;进一步巩固饮用水源地保护成效,全面提升辖区水生态环境。持续强化环境治理。推进“蓝天”工程建设,确保工地扬尘全面治理、道路扬尘有效控制;严控燃煤污染,无燃煤区达到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继续推进黄标车治理;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任务;探索大气污染数字化防治模式,提升监控能力和治理水平。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创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切实增强社会环保意识。
(五)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增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持续释放体制活力,增添发展动力。稳步推进改革。积极推进集体经济改制,按照先“股改”、后“村改居”原则,在各镇(街道)全面铺开,加快村集体经济向股份制公司、村庄向社区、村民向股民的转变。推进投融资平台改革,探索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引导懂经济、会运作的干部向投融资平台顺畅流动;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方式,完善天河投资公司人才队伍,提升公司项目运作能力;创新融资模式,依托PPP、土地储备、发行私募债和城镇化基金融资等多元化模式,全年融资不低于60亿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市政环卫体制改革、交通运管体制改革,提升环卫作业和交通管理服务水平。落实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推进工商注册登记行政审批便利化,压缩审批流程、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实现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全部投入运营、新基地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创新创业扶持资金,鼓励开展科技项目创新,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培育众创空间2个以上,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落实“五职招商”、常态化招商推进机制,实施重点招商项目领导分包;健全招商项目库信息平台,推行招商项目签约入驻“一条龙”服务,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围绕生态宜居、健康养生、旅游文化三大方向,着力引导产业项目向主体功能区聚集,促进红星美凯龙、联想控股“互联网+”等一批全球知名品牌项目入驻。依托大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的商业资源,推进二次选商。积极对接,力争引进一批“四力”型项目,其中世界500强或行业前5强企业至少2个。
(六)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大力加强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建设,提升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强化宜学惠济建设。新建惠济七中等中小学项目5个,改扩建学校2所,完成续建项目2个,力争6所学校实现招生。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开展“三名”工程、“三百培训”,均衡区域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健康惠济建设。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确保区人民医院、惠仁医院、迎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建成;实行区属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初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做好二孩生育政策实施保障,推动流动人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食品药品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监管工作向预防为主转变,创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快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提升社会服务保障水平。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探索住房保障新模式,购买房屋满足公共租赁住房需求。推进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确保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积极推进扶贫帮困,让困难户获得实实在在的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生产安全,全面开展安全惠济创建示范活动。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努力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依法逐级走访、网上信访、信访督办和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为民信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遏制“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行为,在全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化实施质量兴区战略,引导辖区企业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识。推进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和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工作。积极做好法制、机关事务、宗教、人防、双拥、国防动员和人民武装、档案、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常态下,政府工作面临着更高、更新、更严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工作效率,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完善依法行政推进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责任倒查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健全管审、管采、管监分离制度,对财政专项资金实行评审、决策、绩效评估分离;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实施审计监督,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二)坚持创新管理,着力提高政府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四个清单”落实,确保改革成效;逐步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构建线下与线上互为补充的受理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深化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立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根据部门工作量变化和履责情况,增加或核减编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信息公开。推行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承办。
(三)坚持改进作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改落实。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庸懒散软、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严控制,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建立政府班子成员联系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制度,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发现并解决问题,帮助推动项目、工程建设。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深入治理征地拆迁、土地管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治理力度,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
(四)坚持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对上级决策部署,立说立行,令行禁止。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落实限期报告、情况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确保政令畅通。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格行政问责,加大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以及不愿担当、执行不力、为官不为、到岗不尽责、出工不出力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强绩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加大奖优罚劣力度,做好绩效考核与行政问责的有效衔接。探索开展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选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委托相对独立、专业和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加强评估结果运用,督促政府部门及时修正决策、改进工作,使政府各项工作开展更加符合区情实际。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快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我衷心地期望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更加支持区政府的工作,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惠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