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构建“大质量、大监管、大市场”体系,利用极其有限的监管资源,全力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努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针对您指出的问题,我局前期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强化监管力度,规范经营行为
围绕近年来舆论关注程度较高的固体饮料、保健食品等,重点开展混淆、虚假商业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混淆行为。监督要求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不得宣称普通食品具有保健和治疗功效,经营保健食品不得夸大虚假宣传,不得宣称能替代药物、有治疗功能。要求经营者在经营食品、保健食品时,利用电子屏、广播、海报等形式进行食品消费提示,在日常监管过程中结合属地镇(街道)、社区加大对辖区会销食品场所的排查力度,严查会销保健食品、固体饮料等经营活动,通过现场检查、约谈房东、向群众普法等方法途径不断压缩会销食品活动空间,打击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将监管重点和重心从对食品本身的监管到对食品经营过程中的销售、导购行为的监管转移。2022年,我局共处理食品相关投诉举报办理1900余件,立案116起,罚没款165.8万元。在开展监管执法工作同时,我局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商场、食品批发和农贸市场为阵地,持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发布食品安全宣传稿件130余篇,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晓率,推进辖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
(二)充实监管力量,提高监管质量
2022年,我局通过国家公务员招聘、政府委托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形式,共招录正式在编人员7人,聘用协管员34人。在各级政府部门全面缩减非正式人员规模的同时,为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正常推进,积极同区委区政府汇报沟通,争取主要领导的支持,保留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并将其全部下沉到基层所,充实到体量大、要求细、风险高的食品安全一线监管工作中去。加大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求每名监管人员每年不少于40学时的食品安全学习培训,对协管员进行日常培训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末位淘汰制考核管理,为食品安全执法监管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
(三)借力重点工作,弥补监管空缺
2022年底至今,借力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提出的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帮助区政府和属地镇(街道)进一步落实、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把庞大的食品生产经营基数纳入地方政府包保责任中去,将标准要求低的食品安全监督内容由属地政府进行部分分担,共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细化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将有限的市场监管力量放在投诉举报处置、重点领域监管、专业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打击、民生实事落实等重点工作中去,有效弥补市场监管单打独斗、力量不足的空缺漏洞。在郑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的冲刺和验收阶段,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召开部署动员会,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标准,做好培训指导,结合22张明查打分表和8张暗访打分表评分标准具体内容,安排科室配合对8个镇(街道)实施覆盖式培训指导,全区累计组织培训60余场次,培训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7500余人次,督促商户逐条逐项查漏补缺。安排制作主体公示板面400块,印制日常监督检查文书20000份,印刷发放宣传海报18500份、印制张贴创城工作标准12000余份。将创建标准和重点内容培训宣传到村(社区)具体负责人,重点打造迎检点,树立样板企业,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帮助企业规范提升,督促企业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科室每天现场督导,将各级督导存在问题向相关部门反馈,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实施清单销号制,确保经营单位规范达标,以扎实的工作成效,确保我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现场终审验收。
(四)创新监管举措,落实主体责任
近年以来,为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局先后帮助毛庄市场(现郑州智慧农产品市场)、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信基冻品市场管理方开发了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食品安全进货查验、追溯的信息化管理等功能。以郑州智慧农产品市场开发的“溯本通”为代表的智慧化系统最为完善,覆盖区域最广,取得了省、市市场监管局的认可和推广。目前我局已同郑州智慧农产品市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着力打造惠济区市场监管“智慧大脑”项目,完善进货查验、云票追溯、食安培训、过程监控、智能提醒、执法监管等功能模块,以AI技术助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提升,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积极适应融入郑州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创建工作,深度拓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内涵。
近期我局正在积极筹备省、市市场监管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暨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现场会工作,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四化建设”、信息化管理等多项重点工作进行系统化全面糅合,采取现场观摩等形式,打造标杆示范企业,在全区形成引领辐射效应,助推企业全面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提升全区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日益提升,基层监管矛盾复杂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局坚持不等不靠、面向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主动出击,展开一系列治理活动,解决不少安全突出问题,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但对照当前的国家战略、时代背景、群众需求、基层现状等方面,食品安全仍然存在不少不足和问题。
二、针对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局下一步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工作举措
首先要坚定信心,面对高强度任务和压力,食安办这个中枢协调部门以及食品监管业务科室等核心职能部门首先不能退却,在全力争取区、局领导的支持情况下,一方面加大同基层政府、属地监管所的联系沟通,对区、乡两级监管资源和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明确重点工作,尽可能的协调和动员一切可以动用的监管力量。讲求工作方法,发挥杠杆作用,积极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取得支持,将“被动大包大揽”的全面监管责任向属地、行业主管部门分流分压,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质量。局机关所有科室跟随分管领导,下沉到分包镇(街道)监管所帮扶。另一方面印制海报、宣传单,积极做好政策宣传,现场督导,督促企业规范提升,通过创建示范单位、示范街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深化同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传统民俗文化节日等重点节点期间,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常识的宣传力度,同时积极探索自媒体等新媒体的探索应用,加大宣传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消费群众广泛参与到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中来,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和公开公示力度,形成警示效应,充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
依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监督抽检,强化监检结合,重点解决好投诉举报热点、营商环境痛点、监督检查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抽检为手段,确保监督抽检规范性、靶向性、合理性,提高问题发现率,进一步发掘辖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格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工作,推进冷链环节智慧化、规范化监管,规范一批、打击一批,以有效的工作举措有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确保经营单位依法依规经营,以最严厉的处罚切实形成区域震慑效应,净化食品市场秩序,为全区食品安全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四)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抓重点、抓方法、抓督导。以推进开展民生实事重点工作、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等工作为主线,穿插安排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任务,抓大放小,急主缓次。在经费和人员极度紧缺的情况下,集中人力、集中资金,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工作上去。班子成员和业务科室以身作则,每周下沉一线督导,确保重点工作不落地,其他工作不缺项,食安监管见实效。
下一步我局将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为契机,持续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努力克服人员不足、任务繁重、问责严厉等困难,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破局”新举措、新途径,压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市场生产经营秩序,为人民群众舌尖安全贡献更加高质高效的市场监管力量。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郑州市惠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