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小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抓紧解决养老问题的建议”收悉,我局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区常住人口为55.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5.3705万人,占9.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6228人,占6.53%。我区老年人口已呈现出程度高、增速快、空巢化现象严重等特点。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变得日益迫切和需要。
二、工作现状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养老基本服务保障,积极推动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提质增效和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全区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全区现有社会办养老机构5家,其中工商登记养老机构3家,民非登记养老机构2家(含公建民营1家),设置托养床位1150张;已建城乡养老服务场所38家,共计配建床位733张,配建面积38232.88㎡。全区共配建托老床位1883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9张。
(一)养老服务机制日趋完善。早在2018年,市政府出台《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郑州健康养老产业实施方案(2018-2020)》(郑政〔2018〕34号),提出“加快推进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市、县(市、区)两级在制订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上规划的建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集中配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住宅区养老服务设施未达到标准要求的,要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通过购买、置换、租赁、调剂等方式配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必须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在此之后,我局通过制订方案、线上联审联批等方式不断推动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并联审批新建小区13个,用地面积684800㎡,规划配建养老服务用房约5306㎡。
(二)社区养老服务全面覆盖。全区现有社区养老服务场所38家,共计配建床位733张,配建面积38232.88㎡。(其中:镇(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8家,配建床位289张,配建面积15961.14㎡;日间照料中心30家,配建床位444张,配建面积22271.74㎡)每年服务老年人次约43320余人次。每个项目均设置了文体活动、图书阅览、卫生服务等设施,部分新建的项目增设了老年人餐厅、特殊护理老年人洗浴服务,完善了“一刻钟”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三)医养康养服务不断深化。支持现有社会办养老机构完善服务条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建立老人健康医疗绿色通道,为养老机构提供应急救治、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使老人住的放心、安心。目前,我区5家社会办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拥有护理员约160余人,动态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约469人次,提供健康评估、体格检查、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导等服务。经区卫健委审核批准,河南省老年公寓--欧安乐龄医养中心扩建项目(惠济区欧安乐龄护理院)设置医疗床位100张,率先在全区创新开展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建立了医养联动新机制,助力我区养老服务质量新提升。
三、下步打算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养老专业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养老从业人员建立终身从业的职业规划,通过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方式,开发更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岗位。发展更多能够兼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群体,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积极开展敬老月、优秀护理员和最美护工评比等活动,切实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优化扶持政策,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社会服务力量为依靠,积极创办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中小型为老服务场所。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系列办法,放大政策驱动效应。
(三)完善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加强对各养老服务场所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落实安全责任,主动防范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加强从业人员监管,引导从业人员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我区的养老事业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宝贵意见。
郑州市惠济区民政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