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将‘双减’进行到底——向暗考说‘不’”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双减”是中央针对中小学生负担重尤其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做出的重要部署。落实“双减”工作,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提升校内教育质量,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明确教育治理的边界,以系统观念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双减”若想取得积极成效,必须瞄准一个定位,那就是将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根本之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必须坚持两个并重,“减负”和“提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必须强化三个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一年多来,惠济区构建高位推进、统一领导、部门协同的组织体系,主体明确、边界清晰、破立结合的政策体系,责任明确、统一指挥、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线上线下、内外结合、纵横贯通的宣传体系,通过理念引领、学习研讨、实地调研、典型培育、资源统筹等方式,逐步形成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有型成果,双减成效初步显现。
在《惠济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惠办〔2021〕2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考试管理机制,完善考试管理办法,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惠济区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考试的政策要求,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4号),制定惠济区考试管理文件,对考试次数、考试结果运用、命题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并特别强调各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教育局对于各校的学业质量考核,也更多地关注增值,而非简单地以分数、排名决定。通过这样的举措,让各学校明白,没有抢夺生源的必要。
同时,严格贯彻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入学”的招生政策,根据家长提供的户籍、房产信息,由教育局分配公办学位,严格信息比对和住址核查,从源头上遏制抢夺生源的可能。
另外,每年的招生季,教育局会多次进行明察暗访,了解各校真实情况;投诉通道和热线电话全年畅通,随时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以此规范各校招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