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路工委:
您提出的“关于关爱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于加快推进养老机构服务建设,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机构建设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机构建设创新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郑州市财政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郑政办〔2018〕84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明电〔2018〕266号)、《郑州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暂行办法》(郑财社〔2018〕1号)、《郑州市民政局关于大力推进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通知》(郑民明电〔2018〕91号)、《郑州市财政局 郑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郑州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方法的通知》(郑财社〔2018〕18号)等文件,从“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调结构”出发,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体系化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工作,促进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结构更加合理,养老资源配置更趋优化,为我区养老服务工作健康规范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机构建设在体系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加快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目前,全区现有社区养老服务场所38家,共计配建床位733张,配建面积38232.88㎡。(其中:镇(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8家,配建床位289张,配建面积15961.14㎡;日间照料中心30家,配建床位444张,配建面积22271.74㎡)每年服务老年人次约43320余人次。每个项目均设置了文体活动、图书阅览、卫生服务等设施,部分新建的项目增设了老年人餐厅、特殊护理老年人洗浴服务,完善了“一刻钟”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建项目13个,新增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用房5306㎡,建设完成达到移交标准后,将全部移交民政部门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根据省、市民生工作安排部署,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已纳入2024年惠济区重点工作任务,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均衡合理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使兜底养老服务更加健全。
三、积极拓宽养老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郑州健康养老产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郑政〔2018〕34号)文提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大对健康养老企业的扶持。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的力度,将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6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支持社会企业和组织参与管理、运营养老机构,支持专业机构规模化承接、连锁化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加快形成专业服务能力强、综合效益明显、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知名养老服务品牌;落实国家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有关要求,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或社会组织承接运营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服务机构。
四、深入推进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
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医疗机构,在全市形成全方位、多层级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康复服务。开展家庭病床建设,推动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社区老年照料机构内设的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通过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为居家失能(含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居家医疗服务,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目前,我区5家社会办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拥有护理员约160余人,动态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提供健康评估、体格检查、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导等服务。经区卫健委审核批准,河南省老年公寓--欧安乐龄医养中心扩建项目(惠济区欧安乐龄护理院)设置医疗床位100张,率先在全区创新开展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建立了医养联动新机制,助力我区养老服务质量新提升。辖区8家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和30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根据自身优势也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合作,为老人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及其他的医疗卫生工作服务。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建设郑州健康养老产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郑政〔2018〕34号)提出,持续开展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养老护理员、营养配餐师、老年医学、康复理疗师等专业人才培训。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登记管理,免费开展养老护理员及管理人员培训。鼓励养老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互助合作,通过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养老护理、家庭照料等技能培训。经培训合格入职符合补贴条件的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从事一线护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优先给予岗位补贴。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等和养老相关专业的课程与医养结合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岗位,加强医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在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开展应急救助和照护技能培训,壮大失能照护服务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鼓励志愿者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照顾,为照护失能老年人的家属提供喘息服务。经培训合格入职符合补贴条件的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从事一线护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优先给予岗位补贴。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区养老工作的规划、政策,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不断创新服务业态,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郑州市惠济区民政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