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让每一个儿童享受公平教育”的理念,耐心细致地做好特殊教育工作,为辖区内特殊教育儿童少年提供适宜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也能融入到校园生活,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能力,惠济区教育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精准摸排,全方面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为保证适龄残疾儿童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每年秋季入学前后惠济区教育局会安排各镇办辖区的特殊教育工作负责人深入辖区内各社区、村了解特殊教育儿童少年的情况,结合《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情况监测系统》数据,会同残联获取应入学残疾儿童信息,对于适龄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逐个排查、安置。经排查,惠济区现有210名特殊教育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其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186人,因身体原因不能到校就读需送教上门24人。
二、加强资源配置,保障特殊教育学生接受专业指导
辖区内现有资源教室4所,分别在郑州四中实验学校、惠济区开元路小学、惠济区师家河小学、惠济区实验幼儿园,资源教室均配备有康复训练器材、图书用具及影音设备,为随班就读儿童提供满足其特殊需要的课程与服务,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最基本的康复设施与学业辅导、生活辅导的场所,进一步开发潜能、发展优势、补偿缺陷、健全人格,为各类随班就读学生提供辅导、零距离沟通的场所。
另外,惠济区在2021年招聘了8名专业特殊教育教师,优先安置在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学校、家庭形成有效育人合力,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科学的方法,遵循特殊儿童成长规律和特殊教育发展规律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融合教育指导。
三、深入开展融合教育,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为创设平等和谐氛围,促进融合教育发展,惠济区教育局在师资配备上,精心挑选了师德优秀、业务能力强、学历高、有责任心、有耐心地教师担任有特殊需要学生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他们从思想上爱护,并热情鼓励他们微小的进步,委婉耐心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在课程设计上,采取分层教学、针对性辅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同一节课采取不同标准、不同要求,注重分层教学、单独指导、因材施教。从最基础知识入手,时时辅导,及时表扬鼓励。教学中制定的个性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启发、多鼓励,并进行针对性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培育孩子阳光、自信的品格。老师们在工作中尊重、理解、厚爱特殊教育学生,师生间建立了很深的师生情谊。
四、立足培训,不断加深区域融合教育理念
惠济区教育局组织抽调有资源教室及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学校领导及一线教师参加《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校级干部培训会》《河南省区域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培训会》、“郑州市融合教育专题研修班”及线上特殊教育教材等培训。并在培训后组织培训教师进行“融合渗透,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特殊教育工作交流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和融合教育的方法理念再次进行渗透提升。